今天分享一个我用了两年的成长进步机制:周清周课。我觉得这是一个自我成就的好机制,特在这里分享:一、周清:总结经验、教训1、好的方面2、存在不足3、下步打算二、周课:目标任务1、 结合目标,做成的待办事项2、 一周七项,按权重排序3、 专注 25 分钟=1 颗星●周课结合岗位职责、日常工作、目标任务进行设置。每周日下午为周课设置时间,必须严格执行。周课是目标逐步实现的过程,过程走不好,目标就实现不了,所有付出都会付之东流,浪费了时间,唯留年迈时仰天长叹,后悔不已。这要时刻警惕。︎●周清,把一周的经历进行总结,有针对性的改进提高。也可以随时进行。这是一个目标牵引,避免自己因为闲暇而变得迷茫,漫无目的的翻看手机,刷视频,看小说,打游戏…,造成时间严重浪费,而自己能力却没有提高。三、详细介绍1、周课:根据年度目标或者半年、季度甚至月份目标,将想要学习的知识,想培养的技能,进行拆分,细化到每周达成的小项。周课设有七项,前三项为固定、依据年度目标进行设置,后四项为灵活,依据自己需要,在每周日总结时进行设置。周课按轻重缓急,以权重排序,并预想截止时间。一般只有完成第一项才能完成第二项,特殊情况可按实际完成。根据学习的知识设置周课,周是最小的一个单位。一个东西最少学一周。2、周清:周清就是新的一周依据周课内容逐项完成,清除,并记录完成时间、完成效果。待周日进行总结复盘时,修正学习机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,尽可能简洁。这样做的目的:让我们紧盯目标,细划到每周进行完成。抵御因为一时冲动或是三分钟热度而放弃,或是因为一时困难、一时情绪而导致目标丢失、放弃。3、A6 随身本:随行随记,随想随录可以选择一个随身本,我个人喜欢 A6 的本子,携带方便,可记录的内容也多。拿到一个新本时,扉页写一句很牛的话,右下角写下启动时间,当…
坐在树林里,听着鸟儿哼叫,品着蝉儿低鸣。恍惚之间,思绪化作轻烟,顺着记忆飘到了曾经。麦小的三楼有一块空地,初冬的冰雪早已将其凝固。课间的人群总爱跑过去飞滑,朝着人扎堆的地方,搜的一声,便是一阵欢笑。有个男孩,放不开手脚,扭扭捏捏的瞄向东方,羞羞涩涩的滑过去。同学一推,扎进了人堆,又迎来一阵阵欢笑。苗寨的周末,阳光明媚。一个男孩拘谨做客。看电视,吃饭,睡觉,逛山头,原本平常的生活,却多了羞涩与拘谨。表现生硬,常露蹩脚,让人好不窃笑。跆拳道馆,两个教练正在组织训练。主教感冒了,喉咙红肿,已经不能再下口令了。助教呆愣身旁,已经认识到需要自己组训。于是上前指挥,大声呼喊,秩序仍旧混乱。稀巴烂的课堂,主教含痛而上。这一刻,助教的脸色红烫,头脑空白,身体僵硬,尴尬的想找缝隙钻进去。这一刻,每一秒的是煎熬,犹如鱼刺卡喉,薄冰矗立。看着文字,尴尬仍旧。不过这些经历过的触动瞬间,不就是人生的意义吗?因为情绪,所以深刻。
七周十四天的培训结束了,让人有些不舍。行走在路上,课上的一幕幕不断在眼前闪现。这一路走来,感触颇深,收获颇多。每一次的上课,来回要赶二个多小时的车。距离远,自然充斥着变数。也就有了晚到和早退的现象。每一次的突然打断、离开,让人有些愧疚,也少了实践的时间,不过正是因为这样,才显得学习的可贵。第一次来上课,没想到课堂氛围是如此的轻松和愉快。绕口令加“了”和加“了的”让我舌头打结,连说话都不利索了。后来经过练习,哪怕还是带着浓浓口音,但也算流利的绕了起来。这让我明白,课上的从容很大程度上需要课下的准备和练习。准备充分,才能够从容、自信的面对。第一次写讲解词的开头结尾,总是难以构思。沉思了好久才出来十几个词,却是普普通通。站在台上朗读时,带有方言的普通话,让人好不尴尬。在写“神秘的角落”开头、结尾时,我用了努力和用心。我认为凡事只要做到这两点,就可以取得成功。但在课程结束后,我发现还有一个核心因素--天赋。这是与生俱来的,往往更能决定走多远,飞多高。三个因素共同发力,就不愁做不成事情了。第一次写演讲稿,要求以长征为主题。我百度搜索了长征,摘抄了一段段文字,并把它放在稿件当中,完成了当天的作业。当听到你的点评后,才意识到稿件没有感情,属于罗列词句,没有什么实际意义。于是我又重新写了一篇,就以自身经历为引,重新上交了作业。在稿件修改过程中,你总能恰当好处的提出修改意见。经过一遍遍修改润色,终于完成一篇合格稿件。当你在班上解构这篇稿件时,我对“精益求精”又有了更多的理解:一篇好的稿件拿出去,改一个字,哪怕一个标点符号都要思索一番。这一次撰写演讲稿的过程展示了稿子从无到有的过程:主题、收集资料、提纲、草稿、修改、修改、润色、成稿。这一段经历对我来说弥足珍贵。打破了自己固步自封,不懂像外求索的缺陷。这是一个开始,…
昨晚和一位朋友视频,其刚运动完,正在放松。我们聊到了近期状况、未来打算,也交流了大家关注的催婚问题,探讨了技能的培养等。正聊得起劲,被突来事项打断了,只能它日有空再进行交流了。针对其中几个话题,我进行了思考:一、年龄达到淡婚论嫁,家里催婚、介绍相亲,我们该如何面对?年龄到了,大家都会面对婚姻这一避不开的问题。但是自己还没浪够,还不想早早谈婚论嫁,或者说自己心里还渴望着一份爱情,本能的去逃避了。但是家里催得紧,老念叨,心态再好也焦虑。我个人认为,要学会辩证的来看。其一,保持对生活的热爱,大胆的去追寻自己的事业,做真正的自己。也就是继续浪,哎,浪起来~~~其二,坦然面对介绍、相亲,果敢的去认识、交流。爱情是双向选择、互相珍视的结果。我们谁也不清楚会在什么时候遇见那个她,能做的就是认真对待每一次的遇见。每多一次的遇见,就意味着多一次遇见另一半的机会。这是一种体验,能丰富我们的人生。两个陌生人,对面而坐,开始讨论人生大事,哈哈,想想就很奇妙~~~其三,婚姻是人生大事,选择即为一辈子。从一而终,要不抛弃、不放弃。因而人品极为关键。只有在时间长河中才会显现其人品,因而需要较长时间相处才会做出少些后悔的选择。而这,不是一两次见面就能改变的。我认为,坦然面对催婚,认真对待每一次的相亲,不负父母亲朋的苦心,也为遇见良缘而准备,更能多一些人生经历,何乐而不为?二、面对未来,学什么技能,或者说掌握什么技能才能不焦虑?关于技能,我认为首选可复制类技能。可复制,意味着有着无限传播的可能,有着赚取睡后收入的机会。我们想要以一己态度去生活,物质条件是基础。说白了就是要有钱。而要赚钱,『交换』才是硬道理。我们上班、打工,本质上就是交换。而可复制,意味着可以与无数人交换,便有机会积累到足够的财富,实现财富自由。首选写作。从上学开…
1. 热爱工作:热爱才能不知疲惫,才能用心专注。2. 积极乐观:不管遇到任何的困难,都会积极地去面对,一旦设定好目标,不管多少的艰难险阻,都会坚定自己的信念。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,直到最后也不会放弃。3. 目标清晰明确:对未来生活,要有清晰的目标,会有详细的目标达成战略,懂得如何去用最快的方式,实现成功。4. 坚韧不拔的毅力:不管遇到什么困难,都会想方设法去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。将一个个困难,当做自我成功的垫脚石,用顽强的斗志去拼搏,知道最后成功。5. 敢于冒险:走出自己的舒适区,不断的去挑战未知的领域,即使得不到别人的理解,既然会继续奋斗,直到成功。6. 精力充沛有良好的作息规律:每天的工作和休息习惯需要成为规律,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,源源不断的动力去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。
农村孩子有一个较普遍的现状:家庭条件不太好,父母多是识字不多的农民,长期在外打工,没有时间陪伴他们。这就是人们口中的留守儿童。他们的父母是怎么管教子女的呢?说实话就是管生活费。其他的有心管,却没有能力管。而生活费,也并不多。两个人在外面打工,两三个子女,还有其他方面的开支,生活费能有多少?我一直在思考,像这样的孩子怎样来逆袭?:一个家庭条件不好,父母也是识字不多的农民,山村的穷孩子,靠什么来逆袭?怎样和那些家庭条件不错,要钱给钱,要辅导另请老师,甚至高价进名校的孩子比?现实的结果告诉了我答案:条件差的也有考上清华北大的,虽然较少,但是有。条件好的也有考不上大学的,走上其他道路的。那一个人的成长之路到底什么是关键?靠什么来逆袭?来实现超越?一、内因是关键。鸡蛋通过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能够孵化出小鸡,而与鸡蛋外观一模一样的石蛋、塑料蛋乃至银蛋,无论外部条件怎样,却始终没有小鸡出现?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梦想,没有目标,无论怎样“保温保湿”,也是徒劳无益。★而心中的梦想、目标就是对成功的执着追求和坚定的信念!有梦想、目标,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才会孵出成功的“小鸡”。反之,则会迷茫从众,平平庸庸。二、努力和用心是基础。古话说的好,『 勤有功,戏无益。』★靠长时间的勤奋学习,不断的挑战自我,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挑战中脱颖而出。努力,就是要在学习上下功夫,向书本学习,身边人学习,大自然学习。紧紧围绕自己的目标,朝着梦想的方向不断去创造条件。时间,一点点去挤,条件,一天天去积累。努力去学习书本里的知识,努力把自己所接触的理解透彻,努力把掌握了的知识内化于心。用心,就是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学习,认真对待自己的梦想。每一次的学习都全力以赴,专注其中,追求卓越,勇于跨越。★记住,事与心是一一对应的关系,只有用心才能做好事。三、持之以恒…
黑山口横在山腰,可以看见偌大官厅湖。坐在隘口的断石,静静感受着云压、风压。凌晨两点,抬头仰望,黑云撕开一大口子,漏出了点缀繁星。万物被雨水洗刷,留下整洁清新。隔河观月,是个害羞的家伙,躲在黑云背后,时不时偷瞄两眼这繁花世界。夜虽深,蝉未眠,时有嬉笑荡腰间。沿湖的灯光映照两岸,似与破空而来的光点约会。人矗立其中,清爽敏锐。思维前所未有的敏捷,心灵从未有过的放松。仿佛融入了此山之中,每个细胞都能体会到这岁月的美好。此时此刻,我想吟诗一首: 坐观湖黑云临顶坐观湖,寒风呼啸立潮头。浪里白条湖中闯,亘古天堑变通途。
2023 年的春节,虽然阖家团圆,但却是一个充满不幸的年。离过年还有不到一周,在电话里得知爷爷病危的消息,我立即报告,得到火速批准,火速赶往了家乡,来到了爷爷身旁。人很多,很嘈杂,都在诉说着爷爷的情况。很快,我便明白,他这是几十年的累病,冠心病,已经到了晚期,没有多长时间了。马上就要过年了,各家各户匆匆忙忙筹备年货。而我们一大家人,四代人,来来回回绕着爷爷转。陪护,随他走这最后一程。一夜一夜又一夜,我们始终在坚守,陪伴。大家都认为,会挺不了多少天,没想到来来回回折腾,还是挺着很长时间。看着老人一会儿交代事情,一会儿前往棺椁,像是真的挺不住了。我们的心一次高涨,一次降下,泪花在眼里干了又生,生了又干。来来回回的折腾,磨去了年轻人的脾气,耐心。久病无孝子!这句话像在诉说着年轻人们的无奈。本是农家人,靠外打工生,揽活颇急促,各方使劲催。内有病痛缠身,外有债务加急。老人病重需陪伴,哪能走两三?哀愁叹息不解愁,苦水倾倒不解根,事事虽难,独自承受向前行。不知道怎么办,就让时间推着前行,我们只需做好每一天,每一事。龙年初一,正是喜气东来,阖家欢乐,共享美好时光的时候。一个电话,内心颤抖,心态崩溃,情绪崩溃!“奶奶被三轮车撞到了阴沟里,昏迷不醒,正在紧急送往医院。”放下筷子,快速奔向路边,恰遇送病车辆。一家人,开着车,火速跟随。来到以古,救护车已然就绪。心情焦躁不安,坐立不适,只能站在医生旁边,急躁而看。山路十八弯,站在救护车里,脑袋昏沉,气息紊乱。晕车之感,从未如此强烈。一路上,或心里暗示,或转移注意力,或强忍呕吐,但均不能奏效。一阵稀里哗啦,接二连三的呕吐,让我泪如雨下,这不是忍受不了的落泪,而是身体本能的反应。从未经历如此难受的我,懂得了救急的特殊与不易。来到镇雄县人民医院,火速转至急诊科。人员昏迷,快速…
这段时间太忙了,以至于好久没有更新文章了。当闲下来时,真正的需求才逐渐显现。今天,难得的闲暇,我准备对自己进行一个反思,以理清迷茫。一、做人:探寻本真自我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?要以什么的态度去应对生活的一切?其实,我一直在变,包括经验、见识、思维、格局等等。有时,对一个问题的看法,也会随时间推移,经历变化而变化。因此,我觉得,不能以这种固定的思维去框定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,而应该以运动的视角去探索自己。我把这个过程称为『探寻本真自我』,并以开放、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生活的一切,通过对事的反应来觉察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二、做事:精益求精,追求极致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一个初衷的,都是怀着一个目的开始的。但是,做事时我们的状态花样繁多,但我做事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?经过多次的成功、失败、和不了了之……,我进行了反思总结,对做事进行了一个规范。首先,要理清楚为什么做事。做事肯定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,盯住了目的去做事,方向才不会跑偏。这个目的就是初衷,就是做事的原因,去做这件事,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。其次是理清楚怎么去做这件事。用结果思维去逆推过程,把握实现目的的关键步骤,并反复推演。通过这一个预演的过程,做成事的概率大大提高。再来是怎么去执行。若是一件事你觉得不对,那就没有必要去做;若是觉得正确,那还犹豫什么?当确定这件事非做不可,那就全力以赴,把它做好。这只需要按照预演的步骤去执行即可,但不要死板,要灵活执行,紧盯目标。最后是做事的态度。高标准、严要求的完成任务,在条件允许下精益求精,追求极致。三、学习:解决现实问题以前,高中学历就能找一份很好的工作。现在,大专也渐渐变成“文盲”。特别是信息化时代,学习成为了我们应对变化的工具。终身学习,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个理念。怎样来学习才是有效的?这是紧盯学习目…
情谊是什么?珍重相遇的缘分,在一起有一段难忘经历,彼此珍视。当有一天我匆匆离开,一切便将随缘。“当你看到这条信息的时候,我已经离开了这里。如果有想说的,先不要着急说,待我看完之后再说:对不起,那天的话有些重了,不恰当也不合适,我特意向你道歉。这两天我反思了一下,才后知后觉的明白那天受情绪影响了。那天正在路上行走,接了个电话。当看到你发消息一次又一次的拒绝时,有种不知所措。想去解释,阐述但又不能奏效,情绪上头,胡言乱语,让你寒心了。我知道你是在为我考虑,但请你相信我,我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经过考虑的,不会鲁莽。在我的准备里,它就是一份见证。它的实物价值并不高,但它是我唯一能够想到的最好礼物。我知道你曾经有过一段经历,我换位思考一下,如果是我肯定会因此而遗憾。有这么一份见证,最起码能够浅浅的减轻一点遗憾,于是就准备了它。怕你误解了,还特意写了一封信阐明原因。我很珍惜彼此间的缘分,特别是有过共同经历的,还能喝喝茶,说说话的这种。随着岁月的流逝还能敞开心扉喝茶聊天的会越来越少,而那些少有联系的则会慢慢遗忘。这些是我认为的情况,我就是这么想的。可能是因为环境的原因,我们的思维方式已经出了很大的偏差,想法已经跟不上你的节奏。同时,知识浅薄,没有相应意识,有很多地方做的不符合礼数,有不恰当的地方,还望海量。我想的很简单,脑袋也不怎么灵光,有时还有点糊涂,很容易曲解别人意思,做出牛头不对马嘴的反应,让别人也受到影响。这是一个缺陷,等到事后才后知后觉,才明白过来什么意思,但却晚了。辗转难眠之后,写下这段话,阐明真正想法。希望你看完之后,能够包容我的无知与稚愣,包容这些不合礼数与糊涂。前路漫漫,不知何时才能再见,这或许得看缘分吧。再见之时,或许能够克服掉自身缺陷,可能就会少些不合理,不理解了吧。但这,是以后的事情了,…
“眼看着、嘴吃着、还能干嘛?耳机拿来、我耳朵还闲着呢?可以这样?……”第一次听小说、就是从这句话开始。从熊猫听书到喜马拉雅,不觉间已过去近十年了。有时,嫌弃小说更新不及时,便转看原文小说,非要看到一个结果,一个结尾。可以说,只要有时间,都会急不可奈的翻看。因为融入了剧情,融入了主角的情感之中,会笑会哭会惊喜会哀伤……一回首,听书累了计 2000余小时,动漫电影电视剧上千于部,小说也看了十几本,累计六七千万字……看着这么庞大的数据,我懵了!张大嘴,惊奇不已,有,有怎么夸张吗?若是提前让我知道要听这么多小时,要看怎么多电影,要看这么多字数的书,怕是没有勇气开始。这,就是上瘾,就是上瘾而不自知。但这,也是青春,也是我一事无成的原因。我的时间用在了娱乐,用在了让人爽的,让人容易做的,可以躺着玩的事儿上,又怎么期望获得成长,有大的成就呢?因为喜欢,所以沉迷。因为热爱、所以不知疲劳。这不是任务,也不是要求,更不是必须要做的事项。而是我用来打发时间,娱乐提趣的手段。用来填充闲余时光,用来抵抗无聊的方法。我认为我很自律,能够控制开始与结束。但结果告诉我,一旦开始,除非故事完结,否则就不会结束。当我开始的时候,当我入局的时候,我其实就上瘾了,我就失控了。但身在局中的我,却全然无知,并无觉知。显然,这些好的作品让我沉迷了进去,我融入了故事,并且拥有强烈渴望,渴望看到剧情的发展,想方设法也要听完、看完。若是作者一日一更新,每天醒来的第一时间便会前去查看,哪怕因为任务冲突,也会抽时间补回来,看一看,听一听。这一看、一听便是近十几年。真是可怕!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,也是我上瘾沉迷的真实讲述。哪怕到了现在,有些习惯仍旧,还在倾听、观看着。有时会因作者没有更新而难受,也会团为爆更而惊喜。通过视听,与作者携行,虽未见面、却沉迷其…